- 作者:于赫
- 来源:迈湾水利枢纽工程总承包项目部
- 发布时间:2021-03-24
-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是这幅画的名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们挑的不止是普通的行李,而是担着的重负,挑着历史人生的命运,负重前行,在艰辛长路上,山重水复,寻找柳暗花明。往事逐云散,荣辱一肩挑。乡关愁何处,问道山中樵。他们,是陌路上的眼睛;他们,是山水间的逆行者;他们,在这荒芜的地方追逐着梦想。这是他们——葛洲坝人一路走来,负重前行……
乍一看是不是有种“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感觉,殊不知,这是水利人——葛洲坝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清晨,他们开始收拾行囊,带着测量仪器、蛇药、山蚂蟥药、蚊香和其它必备的仪器和药品,开始了一天的征途。踏着比人高的草,在未知的山上前行。长路漫漫,他们,也时时感到疲惫,想什么时候卸下肩上的担子,坐下来观赏一下这原始的山水间的风景。也曾经不止一次,雾锁迷途,向林边樵子,松下棋童,问一问乡关何处。他们,也想有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情逸致,看那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在迷人风中休憩片刻,再挑上重担继续征途。沿途的时候,也许不止一次想起往昔历历风景,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传承精神都在行囊中背负,一肩挑日月,两脚定乾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充分体现了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一部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兴利除害、治水安邦,是其中永恒的主旋律。从大禹治水归流入海,到今天江河防洪;从李冰修建都江堰造就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到如今的世界之最三峡大坝,水利文化始终滋养着中国历史的发展。经过无数水利人的拼搏与奋斗,也逐步形成了“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艰苦创业,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这种精神是水文化的集中体现,浩荡的江河,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书写历史,而葛洲坝人,也在坚持着守着这份水利的文化传承。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更是举世瞩目。一座座水利建筑岿然屹立,构筑起跨越南北、互济东西的新水网。巍巍河山之间,一处宏伟的工程正在积极准备及建设中,它便是海南省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善治国者必先治水,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三峡坝顶,极目远眺。放眼高峡平湖、碧波千顷,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新中国成立以前,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许多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如今,江河大地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水利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始终把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之重器彰显大国实力,出陶岔、过哑口、飞渡槽、钻暗涵,葛洲坝人在水利的传承中,不舍昼夜,一路逆势而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番讲话,对于我国的河流流域规划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水安全综合规划,保障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在他看来,保护与发展不应对立,不能谈工程色变。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迈湾主体工程总承包项目部以新时期治水方针为指引,从注重工程建设向资源节约保护,再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更加尊重自然,注重人与水和谐,突出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协同性。水治则天下宁。因为这群不惧艰险,不畏困难的水利人,才从过去“小水大灾、洪水泛滥,到现在“大水小灾、有序应对”,一条条安澜的江河见证了治水的辉煌成就。葛洲坝人,定能坚持着这份传承,能守护好我们的江河,让水环境更安全,让水文化散发更加璀璨的光芒。作为葛洲坝人,年轻的我们,在路上;年轻的我们,在守护;年轻的我们,在传承;年轻的我们,在发扬……